六七十年代,人都窮。一年四季粗糧山藥蛋吃的肚子里油水少,大人小孩就盼過節日,由其是春節、八月十五兩個大節日,再窮也得吃頓餃子,打點月餅。
“月餅”,在干貨中,是普通不過的干貨。豐鎮過去做的都是三油糖的,也有做二油糖的,說是怕孩子們吃多了不好消化,其實是想多打點又沒油沒糖。那年頭,供應百分之三十白面,每人每月二兩油。糖憑票購買,誰也打不多,少的三斤五斤,多的十斤八斤,除了打個大月光爺供月亮,剩不了幾個小餅子,僅少吃的就沒了。
一過七月十五就開爐加工月餅了,街上到處都能聞到月餅的香味。其實“月餅”制作簡單,技術含量較低,比糖餅烙油餅也好炕。拿現在的電餅鐺就能炕。油、糖、面三樣,胡油倒大鍋內燒開,糖放進去化了,再倒進面,放點蘇打。三油糖10斤面還的放一碗水。用手攪拌和起,決成劑子捏圓即可。那會兒沒有電烤箱,油爐,都是壓桿爐,小的有手搬爐。炕時勤看火侯,多調位置,看顏色出爐,不要糊了,不要夾生。
七十年代我都自己打月餅,叫廠子鑄工給倒了個小爐,用鋼板割個上蓋。假日,給自己同事朋友打點,打幾十斤面。自90年代糧油糖都不緊缺了,月餅都打成四油糖的了,4斤油4斤糖和10斤面不放水都軟的成牛糞了,所以現在的月餅不規整,捏不園,捏不光了。過去的月餅很規整,面上還有花紋。在糕點干貨中,月餅含油糖高,放壇子中,能滲出好多油。吃一斤面月餅就是喝4兩油,吃4兩糖。
近幾年“豐鎮月餅”成了,火遍周邊城市。八月十五期間整汽車往外地拉,還有物流快遞郵寄的。豐鎮本市吃的人正不多,小孩太甜不吃,大人怕三高,老年人吃了返酸醋心。喜食甜食的,少吃為好。
時光荏苒,過去的已成為了歷史,社會的發展給予人們無窮的幸福,再也不擔心吃不上月餅了。衷心希望豐鎮月餅大有作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