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,每個地域也有著自己代表性的美食,并且漸漸流行于全世界。提起內蒙古,大家一定能在腦海中閃現在大草原上騎馬馳騁、喝酒唱歌的場景。天蒼蒼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。提到內蒙美食,除了烤全羊、馬奶酒、奶豆腐這些知名的美食,否知道那些特色的保守糕點呢?
內蒙古特色的幾款糕點
1.哈達餅
哈達餅是內蒙古赤峰昭烏達草原地區的一種保守小吃。哈達餅是一種點心類的小吃,水油面和油酥制成的外皮,用干果豆沙等做餡料,烙制而成了哈達餅的特點是如果掉在地上就成了粉身碎骨”樣子。而入口即化,外皮酥脆,餡料有干果的清香,有豆沙的綿甜。
2.黃油麻餅
以老面制皮、以純胡麻油匹配油酥、以純牧區純黃油佐皮墊酥;表皮以雞蛋粘以芝麻;酥軟香芬,這一地區的古老保守糕餅特色之一。
3.雜拌
面粉、雞蛋、鹽,飴糖、泡打粉、小蘇打、蜂蜜等混合活面;將面團搟成大約半厘米后的正方形,用刀切成2x2厘米的小塊,油溫160°油炸;然后熬制糖漿-粘漿后再裹入糖粉或芝麻。此糕點與京味十足的軟糖棗相似,只不過軟酥迥異。
4.羊油馓子
每逢過年或有喜慶之時,阿拉善蒙古族牧民便忙碌地炸羊油馓子。羊油馓子炸成后,就同其它食品一同擺到桌子上,供人們享用。羊油馓子為長條形,一層一層地壘到桌子上,足有一尺高。淺黃色的羊油馓子上放著幾顆紅棗,顯得格外吉祥。無論縱看或橫看,都有一種耐人尋味的線條美。
5.空殼餅
空殼餅具有伊盟蒙古族獨特的民族特色,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糕餅,據說是成吉思汗時代所焙;也有的說是成吉思汗后勤所發明。
6.呼市焙子
中華民國期間,有個叫馬本良的回族,以西北地區的回族發酵老面、麻油絕活做出的土爐子烤焙子,呼和浩特方圓百里供不應求。后來晉商走西口、經常來往喜歡吃馬家焙子;后來傳達到整個西北地區-敦煌絲綢之路、茶馬古道之路、河西走廊之路。
7.蒙古果
蒙古果條在蒙古語是蒙古勒餑餑”上了年紀的老額吉說,果條是成吉思汗吸收了北宋漢族的饕餮佐法,戰爭中以風干肉干、手把肉、奶豆腐、蒙古果條為后勤快餐供給。